一、IUP的環境、設備和現在ICLP的有何不同?
我記得有一天,在IUP樓下看到從樓上搬下來了許多大型木頭書架,準備淘汰,反正就是不要了,不知搬到何處去了!還有以前做得很好的木頭椅子,也沒保存幾張,全都換成了塑膠椅。設備、環境都不同了。
二、早期學生上課的表現怎麼樣?我們學生是什麼時候變多的?
最早期的學生是漢學家,對漢文化有一種憧憬,溫文儒雅,深怕會影響到別人。從1997年以後學生才變多的,以前學生人數都是三十多個。IUP搬到大陸去以後,以為學生會減少,但只是頭兩三年,後來卻越來越多。華裔學生越來越多是近期的事情了。華裔學生一種是來做學問的,一種是來尋根的,也有回來玩的,或是學了中文後,將來好做生意的。
三、以前編書是怎麼編的?《中國文化叢談》是怎麼編的?
《中國文化叢談》是最早的所長寫的,是外國人寫的,不是中國人寫的。以前是在新竹一個華語中心使用的華語教材,後來才變成了IUP的教材。這本教材後來修改、修訂過幾次。學生的評鑑報告也寫得很詳細,可做排課參考。
四、ICLP最近正在編所史,您有什麼建議嗎?
我個人覺得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做一個比較。早期來的學生,多半是漢學家,口語能力還不太好,來的時候鬧了很多笑話。以前學生就20幾個人,學生還有自己的小教室,專任老師享受得到陳(平和)先生每天早上泡的茶和毛巾,這是對專任老師的禮遇,很溫馨。現在則不然,現在大學生多,學生專業也比較多樣,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根據我的觀察,這樣的轉變應該是從1997年開始的,跟中國大陸的發展很有關係。編所史可以從這些變化來看中美臺關係,就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切入角度。
訪問者:柴菁菁
地點:臺東
類型:錄音訪談
時間:2015年12月23日
整理:柴菁菁、田曉沛
地點:臺東
類型:錄音訪談
時間:2015年12月23日
整理:柴菁菁、田曉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