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MENU
訪 楊玖老師

一、請問您是在什麼因緣際會下到這兒工作的呢?

我是在1972年夏天,從東海大學碩士班畢業的。當時有人給我介紹了這麼一個機構,我就來參加考試,考取後,就從那年的秋天開始工作。我在東海當研究生的時候,也短暫地從事過對外漢語教學,當然,那個時候我完全沒有接受過訓練,完全沒有經驗。我對語言產生興趣的唯一原因,是我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選了法語課。當時的法語老師用了直接教學法,也就是老師一進教室就完完全全說法語,那給了給我很深的印象。我才知道,喔,語言教學是有一定的方法的。開始工作之前,當然IUP也有一些訓練,那時我才接觸到一個真正的職業性語言學校的訓練,接觸到一些教學法。我覺得這個教學法,在當時對於語言教學只有很有限的一點瞭解的我看來,是相當了不起的一套教法。來了IUP以後,還有很多前輩都給我們很多指導,我覺得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二、您還記得哪一些難忘的人事物?

比較難忘的大概就是跟學生一起去旅行,到臺灣的中南部參觀一些著名的景點,或者是體驗一些民俗活動。我還記得,印象很深的是看媽祖出巡的活動。我覺得這當然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一個文化活動,同時對老師來說也是一種體驗。那個活動讓老師跟學生之間、老師跟老師之間也有很好的互動,我覺得挺難忘的。

三、您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對外華語教學界教了幾十年,您能跟我們分享您自己觀察這幾十年來第二語言教育有什麼樣的變遷?我們要要注意什麼?

這個題目很大,我不知道應該從何說起。在IUP的工作跟在普大的工作有很明顯的不同之處,因為IUP的學生都起碼學過兩年,而且是經過甄選考試進來的;而普大的學生就是一般的大學生,他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才來學的,比如對於中國語言感興趣,或者是因為學分的需要而要學這個語言,所以大部分學生都是從零起點開始學。對IUP的學生不必擔心他沒有興趣的問題,因為他已經對這個語言或者這個語言所代表的文化有很濃厚的興趣了;但是在一般大學裡面,你就需要跟其他的課程競爭,思考該怎麼樣讓學生對於這個離他這麼遙遠的一個國家或語言產生興趣,你怎麼樣讓他感到在生活裡面是真的可以用這個語言的,你怎麼樣讓他從一年級到二年級到三年級能夠繼續學下去。這些都是老師很大的挑戰,我覺得也是在IUP跟在普大工作的不同。

四、您對現在的ICLP有什麼期許呢?

我倒不能說對ICLP有什麼特別的期許,只是覺得對於從事這一個行業的所有的工作人員、所有的老師,得把這個工作當作事業來做。它不只是一個職業,是一個事業,這也是一個人對人的工作,跟在普通辦公室裡處理資料或者對著電腦工作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得有一種熱情,你得付出感情,同時你獲得的,也是一種感情上的收穫,是特別能夠珍藏在心裡的一個很好的收穫。

訪問者:陳立元
地點:臺大國際華語研習所
類型:錄音訪談
時間:2017年4月25日
整理:柴菁菁
向上滑動